在CBA季后赛半决赛的紧张对决中,北京首钢队客场挑战山西汾酒队的比赛格外引人注目。比赛进行到第三节,时间仅剩5分12秒时,北京队的锋线核心曾凡博,年仅22岁,展现了他无畏的比赛态度。他持球突破,面对山西队的中锋刘传兴的补防,展现了一次空中的对抗。
然而,在激烈的拼抢中,曾凡博的空中对抗后失去平衡,腰部重重地砸在了地板上。他的身体瞬间僵硬,无法起身。此刻,整个球馆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观众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随后的画面是曾凡博被担架迅速抬离了球场,这一画面让人心疼不已。
据媒体直播吧的记者透露,曾凡博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腰椎左侧横突骨折。北京积水潭医院给出的消息是,他需要至少静养2-3个月的时间来恢复。这样的伤势对于运动员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对于正处于赛季关键时刻的曾凡博而言,预计他的赛季将提前报销。
回看本场比赛,曾凡博虽然只出战了短短的14分30秒,但他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却高效地贡献了12分和3个篮板球。他的正负值达到了+13,足以证明他在场上的价值和影响力。本赛季,他场均贡献了14.6分、4.7个篮板和1.5次盖帽的全面数据,三分球命中率高达40.2%。他是攻防两端的重要支柱,也是北京队不可或缺的核心球员之一。
而关于这次受伤的争议焦点在于刘传兴的防守动作。慢镜头回放显示,在曾凡博起跳后,刘传兴的右手似乎有推腰的动作,这导致曾凡博在空中失去了平衡。山西篮协主席王建武在赛后回应时表示,刘传兴并非故意伤人,当时的情况是丘天拉了他的小臂,导致了他在空中的扭转和侧身。然而,这样的解释并未得到北京球迷的认同,他们认为这并非刘传兴第一次做出这样的危险动作,其他队友也曾在他的动作下受伤。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曾凡博一直是球队中最为拼搏的球员之一,他的场均出场时间不断上涨,季后赛更是全力以赴。他的打法积极而富有冲击力,尤其是持球扣篮的动作深受球迷喜爱。然而,他在落地时缺乏保护动作的习惯或许也是导致这次受伤的原因之一。长期积累的应力性损伤终于在对抗中爆发,这让人不禁为他未来的职业生涯感到担忧。
刘传兴的防守风格一直饱受争议,本赛季他场均2次犯规,一些动作为“非必要身体接触”。在这次对阵北京队的比赛中,他对曾凡博的推腰动作虽然只被判为普通犯规,但却助长了危险动作的气焰。
曾凡博的受伤对于中国男篮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是目前为数不多能够在国际赛场换防1-5号位、三分命中率超过40%的锋线球员之一。如果他要缺席8月的男篮亚洲杯的话,中国队的锋线将只剩下张镇麟、崔永熙等球员可用。此外,这也将对球队的人才储备和年轻球员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看到其他国家的年轻球员如日本队的八村垒、河村勇辉在NBA等高水平联赛中崭露头角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锋线球员为何因伤病和保守而沦为“温室花朵”?
面对曾凡博赛季报销的情况和山西篮协主席轻描淡写的回应中国篮球界确实有些悲凉。如果不想让更多的“曾凡博”因同样的原因倒下就必须建立球员保护机制、严惩危险动作并限制核心球员过度使用以保护他们的健康和未来。这样的改变或许能够帮助中国篮球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希望和未来。